2014-06-12 22.00.24.jpg
 
 
回想起妹妹住院的情景差點又要噴淚了~
 
 
話說滿六個月的一天妹妹就掛病號了,想說媽媽的抗體也退駕的太快、太準時了吧!?
 
早上婆婆發現她有點發燒,沒精打采的,就趕快帶她去診所,醫生檢查了一下說好像不是感冒引起的發燒,因為呼吸道跟肺部聽診的結果都是正常的
 
這麼小的嬰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,很有可能是泌尿道感染引起的發燒,所以醫師建議我們轉診到大醫院去檢查比較保險。
 
 
於是醫師開了轉診單讓妹妹轉到三總去(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是從三總出來開業的醫生,所以幫我們轉到三總)
 
因為懷疑是泌尿道發炎,所以必須採集尿液做細菌培養,光等妹妹尿尿就等了好久的時間
 
好不容易採集到尿液,初步檢查發現尿液中有點白血球,很有可能是泌尿道感染。
 
而培養細菌需要三天,這三天妹妹要先住院治療,在細菌培養出來之前,先投以預防性的抗生素藥物治療,等細菌培養出來後再調整為針對那種細菌的藥物。
 
 
那天我還在上班,老公跟我說的時候我擔心極了,想到這麼小的嬰兒要打點滴就覺得很心疼,之後聽老公說打點滴的過程,我只能說幸好我沒有在現場,不然我應該會跟妹妹一起哭吧!
 
2014-06-12 22.00.47.jpg
 
這麼小的小孩血管太細了
 
打點滴時醫生要在他的手下面打光才看得到血管
 
2014-06-12 22.00.39.jpg
 
2014-06-12 22.00.36.jpg
 
2014-06-12 22.00.43.jpg
 
本來是要打在左手,結果左手的血管實在太細了完全打不進去,所以只好換打右手,
 
可憐的妹妹就挨了兩針,在打點滴的過程中妹妹當然不斷的哭喊掙扎,需要大人壓住她才順利打完點滴。
 
下班後我到醫院看她,哭得眼睛紅紅腫腫的還泛著淚,並且一直看著打點滴被包起來的手,
 
手指因為被包住動彈不得,還會很生氣的甩手,看了真的覺得好可憐好心疼,
 
可能是因為不舒服的關係她斷斷續續的一直在哭,我也忍不住落下心疼的眼淚,
 
只能趕快抱著她秀秀
 
2014-06-12 22.00.27.jpg
 
2014-06-12 22.00.33.jpg
 
因為前一天實在哭太慘了,第二天眼睛都腫起來了!!
 
加上打點滴的關係,整個臉腫的超誇張!! 
 
2014-06-12 22.00.10.jpg
 
怕她一直去抓點滴,就用絲襪把她的手包起來
 
2014-05-09 12.33.03.jpg
 
幸好第二天就好很多了,燒也退了,所以比較不那麼愛哭,漸漸恢復活潑的樣子了
 
2014-05-08 18.19.09.jpg
 
經過了一天她已經可以跟手上的點滴平共處
 
2014-05-09 12.31.18.jpg
 
2014-05-09 12.31.33.jpg
 
2014-05-09 12.32.19.jpg
 
2014-05-09 12.32.33.jpg
 
看她的活力逐漸恢復,心裡的擔心才終於放下來,這時候才深刻體會到小孩的健康是多麼的重要阿!
 
2014-06-12 22.00.04.jpg 
 
還看鏡頭擺POSE 
 
2014-06-12 22.00.00.jpg  
 
第三天,妹妹開始出現感冒的症狀,有點咳嗽、流鼻涕,其他一切正常
 
第四天早上檢查報告終於出來了
 
結果~~
 
 
醫生說沒有培養出細菌,發燒應該只是一般的感冒引起的 = = 
 
 
這真是太奇怪了阿~
 
是我們太早去看醫生嗎?感冒症狀還沒出來。還是一開始的小兒科醫生評估就有問題呢?
 
完全都是問號阿
 
不是泌尿道發炎雖然鬆了一口氣,但是很心疼妹妹折騰了老半天,還白白受罪。
 
 
不過最大的疑問是嬰幼兒醫療的補助真的有這麼多嗎?妹妹住院三天的醫療費竟只有200元!!!!!
 
都比一般看病的掛號費還便宜了阿!!!
 
幸好有幫妹妹先買了醫療險,住院三天還可以領1萬多元的理賠金,真是賺到了!!(大誤)
 
 
【2016/6/21更新】
 
後來1歲多時,妹妹還有一次發燒,帶去醫院看醫生也是懷疑尿道發炎,要採尿檢查+住院,
 
有了上一次的經驗,我們對醫生的話就比較保留了,也許醫生有他的專業評估,在很多情況下都會合理懷疑是尿道發炎,採樣檢查的確比較放心,
 
但是因為我們觀察妹妹活動力和反應都很好,在醫院還跑來跑去活蹦亂跳的,覺得沒有立即一定要住院檢查的必要,
 
一檢查下去又要挨好多針,本來開開心心的小孩又要受折磨了。
 
後來我們當下決定不住院,只帶採集尿液的工具回家採尿與觀察,萬一燒沒退或是有什麼狀況再帶去醫院(反正醫院離家也蠻近的)
 
當然醫生對我們決定不能認同,但當下我們還是堅持要回家觀察,醫生只好開了抗生素給我們帶回家備著。
 
後來證明我們的決定是對的,當然不是鼓勵大家不看醫生或是跟醫生唱反調自作主張,而是因為有過類似的經驗,加上對小孩子的觀察,才會做出我們認為對小孩最好決定。
 
有過這次經驗才讓我了解,醫生雖然有醫生的專業,但是每天跟小孩相處的是我們自己,所以看醫生時除了聽醫生的建議跟指示之外,父母也要適時的做抉擇,才能給孩子最適合的醫療照顧。
 
這兩次的經驗提供給各位新手爸媽參考囉~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
    erintsai0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